近日,AI初创公司“出门问问”通过港交所聆讯,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,成为国内“AIGC第一股”。
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2 年,核心业务是生成式 AI 与语音交互技术,客户覆盖内容创作者、企业和消费者,产品线包括 AIGC 解决方案、AI 企业服务,以及智能设备与配件。
它的资本背景同样亮眼。自 2013 年起,出门问问完成了 7 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、真格基金、SIG 海纳亚洲、谷歌、大众汽车集团等,累计融资约2.33 亿美元。六年间估值从 510 万美元飙升至 7.57 亿美元,成长速度令人瞩目。

明星公司意外的域名选择
然而,正是这样一家技术实力与资本背景俱佳的明星公司,却做出了一个令不少人意外的选择:
其官网域名,仍是一个四拼——chumenwenwen.com。
品牌契合,但也仅此而已
从某些方面看,这个域名并非全无道理。它与“出门问问”品牌完全一致,便于国内用户识别和输入,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牌被混淆或仿冒的风险。
但四拼域名所带来的问题同样显著:
字符过长,输入麻烦,传播成本高;
在国际市场上几乎不具备任何识别度,拼写和发音门槛高;
与一家融资数亿美元、寻求全球化发展的科技公司形象,略显错配。
这也反映出不少初创企业的共同困境:早期因资源有限,不得已而在域名上作出妥协。
壮大之后,域名必须升级
当企业步入成熟阶段、尤其面临上市与国际化时,域名便从“技术问题”上升为“品牌战略问题”。
我们看到,越来越多成功企业会选择果断升级:
Luma在获得融资后,斥资百万美元收购了Luma.com;
哈勃网络(Hubble Network)经过多年谈判,终于成功拿下Hubble.com;
它们愿意投入重金,不只是为了一个好记的网址,更是因为清楚:
好域名极大降低营销成本,让用户更容易找到并记住你;
它是品牌信任的基石,简洁、专业的域名显著提升品牌形象;
域名是稀缺数字资产,会随公司成长而增值,如.AI域名近年随着行业发展价格暴涨就是明证。
唯一的域名,唯一的机会
域名与其他资产不同,它具有唯一性。
你可以加前缀、换后缀,但最贴切、最直接的那一个域名,永远只有一个。
一旦已被注册,企业后续或将面临漫长的谈判、高昂的溢价,甚至域名落入竞争对手手中的风险。
这就是为什么,域名不能被视为“点缀”,而应当被纳入企业的长期战略之中。
别等买不起时,才想起它重要
出门问问的四拼音域名再次提醒我们: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,都该及早规划域名。早期的妥协无可厚非,但随着业务扩张与国际化,域名升级往往是迟早要面对的抉择。
与其在未来付出更高代价,不如现在就把握机会。